课程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课程设置 -- 正文
硕士生主文献阅读书目
发布时间:2021-11-24        文章来源:        浏览:

 专业文献阅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当加强对经典文献和专著论文的研读,夯实学术研究的基础。现从57365线路检测中心各系的培养方案中列出各专业学习的必读和选读书目,希望新入学的研究生加强主文献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领会基本史料的价值,汲取研究成果之所长,用批判和思辨的方法,理解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用于自身基础知识框架的建构与完善。


考古系

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必读书目:

1.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华书局,2009年。

2.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三国两晋南北朝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8.李济:《李济考古学论文集》,联经出版社,2020年。

9.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10.李伯谦、陈星灿主编:《中国考古学经典精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11.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陈淳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12.保罗·巴恩著,杨佳慧译:《考古通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

选读书目: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3.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2004年。

4.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5.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15年。

6.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7.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8.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9.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井中伟、王立新:《夏商周考古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20年。

11.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12.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3.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

14.杨鸿勋:《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王幼平:《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法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高星、侯亚梅主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文物出版社,2012年。

18.夏鼐:《夏鼐日记》(十卷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9.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于海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二、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必读书目:

1.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华书局,2009年。

2.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三国两晋南北朝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8.李济:《李济考古学论文集》,联经出版社,2020年。

9.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10.李伯谦、陈星灿主编:《中国考古学经典精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11.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陈淳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12.保罗·巴恩著,杨佳慧译:《考古通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

选读书目: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3.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2004年。

4.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5.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15年。

6.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7.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8.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9.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井中伟、王立新:《夏商周考古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20年。

11.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12.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3.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

14.杨鸿勋:《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王幼平:《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法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高星、侯亚梅主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文物出版社,2012年。

18.夏鼐:《夏鼐日记》(十卷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9.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于海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三、夏商周考古

必读书目:

1.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华书局,2009年。

2.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三国两晋南北朝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8.李济:《李济考古学论文集》,联经出版社,2020年。

9.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10.李伯谦、陈星灿主编:《中国考古学经典精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11.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陈淳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12.保罗·巴恩著,杨佳慧译:《考古通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

选读书目: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3.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2004年。

4.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5.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15年。

6.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7.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8.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9.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井中伟、王立新:《夏商周考古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20年。

11.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12.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3.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

14.杨鸿勋:《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王幼平:《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法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高星、侯亚梅主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文物出版社,2012年。

18.夏鼐:《夏鼐日记》(十卷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9.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于海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世界历史系世界史专业

一、古代西亚史

1.拱玉书:《西亚考古史》,文物出版社2002年

2.李政:《赫梯文明研究》,昆仑出版社,2018年

3.刘健主编:《古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4.施治生、刘欣如主编:《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5.施治生、徐建新主编:《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徐建新主编:《古代国家起源与早期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7.于殿利:《巴比伦与亚述文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Bryce, T.R.,The World of the Neo-Hittite Kingdoms. A Political and Military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8.Chavalas, Mark W.,The Ancient Near East-Historical Sources in Transla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6.

9.Foster, Benjamin R., Karen Polinger Foster,Civilizations of Ancient Iraq,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1.

10.Foster, Benjamin R.,The Age of Agade : Inventing Empire in Ancient Mesopotamia, London: Routledge, 2015.

11.Kramer, Samuel Noah,The Sumerians: Their history, culture, and charact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12.Kuhrt, Amélie,The Ancient Near East, c. 3000-330 BC,Routledge, 1997

13.Liverani, Mario ed.,Akkad, the first world empire: structure, ideology, tradi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4.Meyers, Eric M. ed.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y in the Near East, (New York, Oxo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选读相关章节)

15.Oppenheim, A.L.,Ancient Mesopotamia: Portrait of a Dead Civiliz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16.Postgate JN.Early Mesopotamia. Society and economy at the dawn of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1992

17.Sasson, Jack M. ed.Civilization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Peabody: Hendrickson Publishers Inc.), 2000(选读论文)

18.Von Sonden, Wolfram,The Ancient Orient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Michigan: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1994.

二、古代南亚史

1.Bridget Allchin, F Raymond Allchin,The Rise of the Civilization in the Indian and Pakista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2.F Raymond Allchin,The Archaeology of Early Historic South As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3.Simon Brodbeck,The Mahābhārata Patriline: Gender, Culture, and the Royal Hereditary, Farnham: Ashgate, 2009.

4.Amalananda Ghosh,The City in Early Historical India,Simla: Indian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y, 1973.

5.R. Gurukkal,Social Formations of Early South India,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6.Alf Hiltebeitel,Dharma: Its Early History in Law, Religion, and Narra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and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7.Klaus Karttunen,India and the Hellenistic World,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2017.

8.D.D. Kosambi,Myth and Reality: Studies in the Formation of Indian Culture, Bombay: Popular Prakashan, 1962.

9.D. D. Kosambi,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dian History,Bombay: Popular Prakashan, 1975 (revised second edition).

10.B. B. Lal,The Earliest Civilization of South Asia: rise, maturity and decline,New Delhi: Permanent Black, 1997.

11.Gregory L. Possehl,The Indus Civilization: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Altamira Press, 2020.

12.Gregory L. Possehl,Ancient Cities of the Indus, Durham, North Carolina: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79.

13.Ratnagar, S.,Encounters: the Westerly Trade of the Harappan Civil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14.V. K. Thakur,Urbanization of Ancient India, New Delhi: Abhinav Publications, 1981.

15.Romilar Thapar,From Lineage to State: Social Formations in the Mid-First Millenium BC in the Ganga Valley(Bomb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16.Thapar, R.,Ancient Indian Social History, New Delhi, Orient Longman, 1978.

17.Trautmann, T.,Aryans and British Ind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18.刘健主编:《古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19.刘欣如:《古代社会物质文明》,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

20.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商务印书馆,2018年

21.徐建新主编:《古代国家起源与早期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三、古希腊史

1.黄洋、晏绍祥:《希腊史研究入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英)乔治·格罗特:《希腊史:从梭伦时代到公元前403年》(上下卷),晏绍祥、陈思伟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修订本)》(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3.(英)摩西·芬利:《古代经济》,黄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4.John G. Pedley, Greek Art and Archaeology, the 5th edition, Pearson, 2012.

四、古罗马史

1.刘津瑜:《罗马史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

2.科瓦略夫著,王以铸译:《古代罗马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修订版。

3.(意)弗朗切斯科.德.马尔蒂诺著,薛军译:《罗马政制史》第一卷、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4.(美)腾尼.弗兰克著,王桂玲、杨金龙译:《罗马经济史》,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

5.(意)马里奥.塔拉曼卡主编,周杰译:《罗马法史纲》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五、古代东亚史

1.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昆仑出版社2004年版。

2.陈尚胜:《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1997年版;《中韩交流二千年》,中华书局1997年。

3.杨通方:《中韩古代关系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蒋非非、王小甫等:《中韩关系史(古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出版。

5.汪高鑫:《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六、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1.[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下卷),张绪山、李增洪、侯树栋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比]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乐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英]亨利・斯坦利・贝内特:《英国庄园生活: 1150-1400年农民生活状况研究》,龙秀清、孙立田、赵文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意]卡洛·M.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苏世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5.[英]克里斯托弗·戴尔:《转型的时代:中世纪晚期英国的经济与社会》,莫玉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版。

七、古埃及文明史

1.《世界古代史》编写组:《世界古代史》(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刘文鹏:《埃及学文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八、古代两河流域史

1.Geoges Roux, Ancient Iraq, London: Penguin Group, 1992.

2.Don Nardo, Ancient Mesopotamia, New Haven: Greenhaven Press, 2007.

3.M. Van de Mieroop, Cuneiform Texts and the Writing of Hist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4.D. T. Potts, Mesopotamian Civilization: The Material Foundations,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95.

5.Daniel C. Snell, A Companion to the Ancient Near East,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

九、美国外交政策史

1.孔华润:《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3.威廉.本内特:《美国通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斯坦利.恩格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6.陈乐民:《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十、欧洲现代史

1.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蒋孟引:《英国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3.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人民出版社,2015年。

4.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

5.皮埃尔·热尔贝著,丁一凡等译:《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十一、北美史

1.(美)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刘德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 [美]戴安娜·拉维奇:《美国读本 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三联书店1995年版。

3.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1-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何顺果:《美国史通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5.李剑鸣:《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6.李节传:《加拿大通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

十二、北美环境史

1.(美)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刘德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 [美]戴安娜·拉维奇:《美国读本 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三联书店1995年版。

3.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1-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杨生茂:《探径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

5.何顺果:《美国史通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十三、中东近现代史

1. [美]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新世界出版社2015年版。

2.金宜久:《伊斯兰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纳忠:《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4.彭树智:《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5.彭树智:《中东国家通史》系列,商务印书馆。

十四、西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1.何兆武、 陈啟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恩斯特·布赖萨赫:《西方史学史:古代、中世纪和近代》,黄艳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3.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王晴佳等著:《全球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4.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5.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年版。

6.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等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8.恩斯特·迈尔:《进化是什么》,田洺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9.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符蕊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10.珍妮佛·杜德娜:《破天机:基因编辑的惊人力量》,傅贺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

11.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12.Paul Mellars & Chris Stringer,edt.,The Human Revolu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U.K.),1989.

13.Merlin Donald,Origins of the Modern Mi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十五、东欧史

1.孔寒冰:《东欧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2.马细谱主编《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

3.马细谱:《巴尔干近现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4.〔美〕伊万·塞勒尼 等著:《新古典社会学的想象力》,吕鹏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Robert Bideleux and Ian Jeffries,A History of Eastern Europe:Crisis and Chan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十六、英国近代史

1.(美)克莱顿•罗伯茨、戴维•罗伯茨等:《英国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2.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英)阿萨•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5.(英)布伦丹•西姆斯:《千年英欧史:英国与欧洲,1000年的冲突与合作》,李云天等译,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版。

十七、英国现代史

1.钱乘旦、陈晓律等: 《英国通史(第六卷),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2.钱乘旦主编: 《英帝国史(第八卷),帝国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

3.(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 梅俊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十八、欧(德)美关系史

德国近现代史

1.(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下册,范德一等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87年版。

2.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丁建弘等著,《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英)玛丽•弗尔布鲁克:《德国史:1918—2014》,卿文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5.郑寅达:《德国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美欧(德)关系史

1.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刘德斌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3.(英)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史》,徐蓝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4.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5.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王保存译,求是出版社1992年版;

6.李庆余:《美国外交史:从独立战争至2004年》修订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十九、苏联史

《苏联史》

1.陈之骅等:《苏联兴亡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2.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3.苏联科学院历史所编:《苏联民族政策文件汇编(苏联的形成)》,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参事室译,1954年版。

4.(美)沙希利·浦洛基:《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

5.(美)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6.陈之骅等:《苏联兴亡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亚近代史》

1.王治来、丁笃本:《中亚通史》(近代卷,三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2.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吴强、许勤华等译:《中亚文明史》(第5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年版。

3.捷连季耶夫:《征服中亚史》(三卷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

4.潘志平:《中亚浩罕国与清代新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5.孟楠《俄国统治中亚政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6.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尔》,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

7.(美)迈克尔-刘金:《俄国在中亚》,商务印书馆1965年出版。《中亚现代史》

1.王治来、丁笃本:《中亚通史》(现代卷,四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2.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吴强、许勤华等译:《中亚文明史》(6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年版。3.伊斯拉姆·卡里莫夫:《临近21世纪的乌兹别克斯坦:安全的威胁、进步的条件和保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4.阿斯卡尔·阿卡耶夫《难忘的十年》,武柳、雅思、远方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5.萨巴尔穆拉特-土库曼巴什:《鲁赫纳玛》,李京洲、邢艳琦、侯静娜译,阿什哈巴德2003年版。

6.努·纳扎尔巴耶夫:《在历史的长河中》,李永庆等译,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二十、日本史

1.赵建民、刘予苇:《日本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日]坂本太郎著:《日本史概说》,汪向荣、武寅、韩铁英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万峰:《日本近代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5.吕万和:《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王金林:《日本中世史》(上、下卷),昆仑出版社2013年版。

7.武寅:《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岩波日本史 第七卷 明治维新》(田中彰著,张晶、马小兵译)、《岩波日本史 第八卷 帝国时期》(由井正臣著,初晓波译),新星出版社2020年版。

9.王新生:《战后日本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二十一、非洲史

1.杨人鞭:《非洲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艾周昌、郑家馨主编:《非洲通史》(近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陆庭恩、彭坤元主编:《非洲通史》(现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何芳川、宁骚主编:《非洲通史》(古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郑家馨主编:《殖民主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艾周昌等著:《南非现代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十二、拉美史

1.罗荣渠:《美洲史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17年。

3.林被甸、董经胜 著:《拉丁美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4.苏振兴:《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郝名玮、徐世澄 著:《拉丁美洲文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二十三、世界社会主义史

1.李景治主编:《国际共运史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蒲国良:《社会主义思想:从乌托邦到科学的飞跃(1516-1848)》,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高放:《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1848—191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4.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史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徐觉哉:《社会主义流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二十四、英帝国史

1.张顺洪等:《大英帝国的瓦解——英国的非殖民化与香港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2.张顺洪、孟庆龙、毕健康:《英美新殖民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郑家馨主编:《殖民主义史(非洲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P.J.马歇尔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5.钱乘旦主编:《英帝国史(第八卷,英帝国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

二十五、俄国史

1.[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共五卷),商务印书馆

2.[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英]杰弗里·霍斯金:《俄罗斯史》(共三卷),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4.曹维安:俄国史新论:从基辅罗斯、莫斯科罗斯到彼得堡罗斯,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版。

5.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共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二十六、美国史

1.何顺果:《美国史通论》,学林出版社;

2.李庆余:《美国外交史-从独立战争到200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3.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4.刘绪贻、杨生茂:六卷本《美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

5.李庆余:《美国外交史-从独立战争到200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6.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7.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版;

8.孔华润:《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 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9.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二十七、德国近现代史

1.邢来顺、吴友法编:《德国通史》(6卷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2.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德】赫伯特·格隆德曼:《德意志史》(4卷本),张载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1991、1998、1999年版。

4.【美】科佩尔·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下),范德一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5.【英】玛丽·弗尔布鲁克:《德国史:1918~2014》(第四版),卿文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二十八、太平洋史

(一)中文书目

1.[荷兰]H.L.韦瑟林:《欧洲殖民帝国,1815—1919》,夏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2.[美]阿里吉、[日]滨下武志、[美]马克·塞尔登主编:《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英]安德鲁·波特:《欧洲帝国主义,1860—1914》,叶海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4.[英]保罗·肯尼迪:《英国海上主导权的兴衰》,沈志雄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5.[英]布莱恩·费根:《海洋文明史:渔业打造的世界》,李文远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9年。

6.[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施康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7.[德]贡德·弗兰克:《19世纪大转型》,吴延民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年。

8.[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9.何芳川主编:《太平洋贸易网50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何芳川:《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葡萄牙与近代早期太平洋贸易网的形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西]胡里奥·克里斯波·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黄锦桂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年。

12.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起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

13.[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4.[美]彭慕兰、[美]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黄中宪、吴莉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15.[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徐轶杰、杨燕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年。

16.[澳]唐纳德·狄侬等主编:《剑桥太平洋岛民史》,张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17.唐纳德·B.弗里曼:《太平洋史》,王成志译,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

18.[美]威廉·伯恩斯坦:《伟大的贸易:贸易如何塑造世界》,郝楠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年。

19.[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郭方、刘新成、张文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20.姚百慧:《世界史研究外文数据库指南》,世界知识出版社2020年版。

(二)英文书目

21.Donald Denoon,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ers, Cambridge, U.K.;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Donald B. Freeman, The Pacific, Abing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23.David Armitage and Alison Bashford, eds., Pacific Histories: Ocean, Land, Peopl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24.David Igler, The Great Ocean: Pacific Worlds from Captain Cook to the Gold Rush,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25.Gregory T. Cushman, Guano and the Opening of the Pacific World: A Global Ecological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6.Matt K. Matsuda, Pacific Worlds: A History of Seas, Peoples, and Cultures,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27.Paul D’Arcy, The People of the Sea: Environment, Identity, and History in Oceani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二十九、全球史

外文

1.Akita, Shigeru, Gentlemanly Capitalism, Imperialism and Global History,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2.Barnett, Vincent, ed., 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Global Economic Thought, Routledge, 2015.

3.Barraclough, Geoffre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History,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9.

4.Barraclough, Geoffrey, History in a Changing World,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55.

5.Bentley, Jerry H., Old World Encounters: Cross-Cultural Contacts and Exchanges in Pre-Modern Tim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6.Chanda, Nayan, Bound Together: How Traders, Preachers, Adventurers, and Warriors Shaped Globaliz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7.Conrad, Sebastian, What Is Global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6.

8.DuPlessis, Robert, Material Atlantic: Clothing, Commerce and Colonization in the Atlantic World, 1650 – 18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9.Hopkins, A.G., ed., Global Histor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Universal and the Local,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10.Hunt, Lynn, Writing History in the Global Era, W.W.Norton & Company, 2014.

11.Iggers, Georg, “Historiography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History and Theory, Vol.43, No.1, 2004, pp.146-154.

12.Iriye, Akira, Global and Transnational History: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13.Mazlish, Bruce, The Idea of Humanity in a Global Era,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14.Mazlish, Bruce, The New Global History, Routledge, 2006.

15.Mazlish, Bruce, Buultjens, Ralph, eds., Conceptualizing Global History, Westview Press, Inc., 1993.

16.McNeill, William H., A World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17.McNeill, William H., “The Changing Shape of World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Vol. 34, 1995, pp. 14-26.

18.Myllyntaus, Timo, ed., Thinking Through the Environment: Green Approaches to Global History,White Horse Press, 2012.

19.O’Brien, Patrick, “Historiographical Traditions and Modern Imperatives for the Restoration of Global History”, Journal of Global History, Vol.1, Issue 1, March, 2006, pp.3-39.

20.Olstein, Diego, Thinking History Globally,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21.Parker, Charles H., Global Interactions in the Early Modern Age, 1400-18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2.Ropp, Paul S., China in World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23.Sachsenmaier, Dominic, Global Perspectives on Global History: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in a Connected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24.Stanziani, Alessandro, Eurocentrism and the Politics of Global History, Palgrave Pivot, 2018.

25.Stearns, Peter N., Globalization in World Hist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26.Stearns, Peter N.,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World History, Routledge Publisher, 2003.

27.Woolf, Daniel, A Global History of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中文

28.埃德蒙·帕克三世、大卫·克里斯汀、罗斯·E.杜恩:《世界史:大时代》,杨彪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9.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郑明萱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0.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沈贤元译,新华出版社2015年版。

31.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吕增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

32.艾伦·麦克法兰主讲:《现代世界的诞生》,刘北成评议,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3.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贾士蘅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34.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林华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35.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王章辉等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36.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吴莉君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37.陈启能主编:《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程光泉主编:《全球化理论谱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9.董欣洁:《巴勒克拉夫全球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40.菲利普·博雅尔:《16世纪之前的印度洋和欧亚非世界体系——全球史的新视角》,《南洋资料译丛》2012年第4期。

41.丰子义、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2.曼弗雷德·B.斯蒂格:《全球化面面观》,丁兆国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

43.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总论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王晴佳著,苏普里娅·穆赫吉参著:《全球史学史——从18世纪至当代》,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5.何平:《全球史对世界史编纂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

46.何平:《文化与文明史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8.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9.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魏凤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刘文明:《全球史理论与文明互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52.刘新成主编:《全球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53.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第3版,赵轶峰等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54.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孙岳等译,郭方、李永斌译校,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55.吴英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于沛、董欣洁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56.吴于廑:《世界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5页。

57.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8.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9.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2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0.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1.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4卷《中庸的自由主义的胜利(1789-1914)》,吴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62.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强朝晖、刘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63.于沛:《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64.约翰•R.麦克尼尔、威廉•H.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王晋新、宋保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5.《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6.《威廉·H.麦克尼尔致(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中心》,刘新成主编:《全球史评论》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77.L. 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三十、法国史(中世和近代早期)

通史类:

1.乔治·杜比主编:《法国史》,吕一民等译,三卷本,商务印书馆2012年;

中世纪:

2.雅克·勒高夫:《试谈另一个中世纪》,周莽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

近代:

3.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4.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现当代:

5.吕一民、朱晓罕:《法国知识分子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

史学史:

6.德拉克鲁瓦等:《19-20世纪法国史学思潮》,顾杭等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


历史系

一、中国古代史学科

文献阅读:(1)各专业方向学生必读不少于10本,选读书目不少于20本。(2)阅读过程中须领会基本史料的价值,汲取研究成果之所长,用批判和思辨的方法,理解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用于自身基础知识框架的建构与完善。(3)由招生导师按照学科和研究方向提供给学生。

二、专门史学科

文献阅读:(1)各专业方向学生必读不少于10本,选读书目不少于20本。(2)阅读过程中须领会基本史料的价值,汲取研究成果之所长,用批判和思辨的方法,理解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用于自身基础知识框架的建构与完善。(3)由招生导师按照学科和研究方向提供给学生。

三、历史地理学

文献阅读:(1)各专业方向学生必读不少于10本,选读书目不少于20本。(2)阅读过程中须领会基本史料的价值,汲取研究成果之所长,用批判和思辨的方法,理解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用于自身基础知识框架的建构与完善。(3)由招生导师按照学科和研究方向提供给学生。

四、历史文献学

文献阅读:(1)各专业方向学生必读不少于10本,选读书目不少于20本。(2)阅读过程中须领会基本史料的价值,汲取研究成果之所长,用批判和思辨的方法,理解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用于自身基础知识框架的建构与完善。(3)由招生导师按照学科和研究方向提供给学生。


近代史系 

一、研读(以下论著自行择取50%研读)

(一)专著(31部)

通史类

1.中国近代通史(10卷本),张海鹏 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007年。

2.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共4卷),金冲及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王建朗 黄克武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4.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美]费正清 刘广京 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5.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美]费正清 编,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6.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著,中华书局,2018年。

7.中国近代史,蒋廷黻,中华书局,2016年。

晚清政治史

1.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2.清代地方政府(修订译本),瞿同祖 著,范忠信、何鹏、晏锋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

3.湘军兵志,罗尔纲 著,中华书局,1984年。

4.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李剑农 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

经济史

1.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严中平 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

2.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增订本,罗荣渠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3.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美]黄宗智,中华书局,2000年。

思想史和文化史

1.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2.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罗志田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3.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美]杜赞奇,王福明,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4.国学与汉学,桑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5.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美]柯文 著,林同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社会史

1.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2.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修订版,熊月之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中共党史和革命史

1.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 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2.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黄道炫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3.“中间地带”的革命,杨奎松 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4.中国共产党成立史,[日]石川桢浩 著,袁广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中外关系史

1.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全三卷),[美]马士 著,张汇文、姚曾廙、杨志信、马伯煌、伍丹戈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2.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中华民国史

1.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王奇生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2.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邓野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3.军绅政权 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陈志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二)论文(35篇)

晚清政治史

1.关于买办和买办制度,汪熙,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2期。

2.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井上清,李薇,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1期。

3.康有为的海外活动和保皇会的前期评价,汤志钧,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4.辛亥革命与江浙资产阶级,章开沅,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

5.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教案的考察,丁名楠,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1期。

6.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李时岳,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

经济史

1.中国近代灾荒与社会生活,李文海,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5期。

2.上海银行公会改组风波(1929—1931),吴景平,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3.清末苏州商会的历史特点,朱英,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思想史和文化史

1.试论道咸间经世派的“开眼看世界”,冯天瑜,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2期。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与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姜义华,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1期。

3.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熊月之,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4.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章清,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5.“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再诠释,杨念群,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6.民族主义的再发现:抗战时期中国朝野对“中华民族”的讨论,黄克武,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4期。

7.中西文化问题,黎澍,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8.现代化与民主化、科学化,丁守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第1期。

9.中国新文化的源流及其趋向,耿云志,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10.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桑兵,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社会史

1.民国电影检查制度之滥觞,汪朝光,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2.乡村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陈春声,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

3.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王笛,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4.中国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王先明,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革命史

1.农民何以支持与参加中共革命,李金铮,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

2.重评《多余的话》,陈铁健,历史研究,1979。

3.试论陈独秀与托派的关系,唐宝林,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

史学理论

1.方法论问题,刘大年,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中外关系史

1.战后东北问题与中苏关系走向,薛衔天,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2.赫尔利使华与美国政府扶蒋反共政策的确定,陶文钊,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2期。

3.若即若离:战后中朝两党关系的初步形成(1945—1950),沈志华,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2期。

4.沙俄与辛亥革命,余绳武,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6期。

5.论一九二八年的东北易帜,曾业英,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

6.顾维钧与华盛顿会议,金光耀,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

中华民国史

1.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训政的背景及挫折——军权、党权、民权的较量,蒋永敬,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5期。

2.蒋介石的中日苏关系观与“制俄攘日”构想——兼论蒋汪分歧的一个重要侧面,鹿锡俊,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


中国边疆历史系

研读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马大正著:《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林荣贵:《中国古代疆域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

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张炜:《中国海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9年。

吕一燃:《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周平:《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阎学通:《中国与周边中等国家关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唐希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1949-200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历史理论系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

论文:

1.郭沫若:《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新建设》1959第4期。

2.翦伯赞:《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1962年第5期。

3.范文澜:《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

4.尹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5.黎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6.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7.于沛:《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国形态的构建(1949—2019)》,《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3期。

8.苏秉琦:《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中国通史>第二卷序言》,《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2期。

9.翁独健:《论中国民族史》,《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

10.王家范:《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史林》2003年第6期。

11.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载桑兵等编:《近代中国学术思想》,中华书局2008年版。

12.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载桑兵等编:《近代中国学术思想》,中华书局2008年版。

13.桑兵:《近代中国的新史学及其流变》,《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

14.侯云灏:《20世纪前期中国史学流派略论》,《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15.瞿林东:《再谈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2期。

16.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7.陈其泰:《历史分析法在史学史研究中的应用》,《史学理论研究》2018年第1期。

18.董立河:《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人文反思评析》,《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

19.耿淡如:《什么是史学史》,《学术月刊》1961年第10期。

20.宁可:《什么是历史科学理论——历史科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之一》,《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21.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史学理论研究》1996第2期。

22.罗志田:《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论与表述》,《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3.林甘泉:《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原型及其早期历史行程》,《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24.于沛:《后现代主义和历史认识理论》,《历史研究》2013年第5期。

25.李振宏:《论历史认识中的客体范畴》,《史学月刊》,1988年第4期。

26.罗荣渠:《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

27.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

28.张广智:《关于深化西方史学史研究的若干问题》,《文史哲》2006年第4期。

29.彭刚:《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30.杨华:《近四十年来美国中国学理论、范式与方法对国内史学研究的影响》,《史学理论研究》2019年第2期。

31.褚艳红:《他山之石与中国故事——我国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理论探索》,《国外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

32.夏春涛:《太平天国再评价——金田起义170周年之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

33.夏春涛:《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9期。

34.夏春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产生背景、主要特征及其危害》,《史学理论研究》2019年第3期。

35.马俊亚:《史实的构建:历史真理与理性差序》,《历史研究》2016年第2期。

36.崔志海:《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与方法再检讨》,《历史研究》2020年第3期。

37.杨念群:《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历史学的若干沉思》,《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38.王笛:《新文化史、微观史和大众文化史——西方有关成果及其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

39.杨念群:《“新典范”和“旧史学”的冲突与调适:对中国现当代史学变革的一个贯通性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40.刘新成:《全球史观在中国》,《历史研究》2011年第6期。

41.王晴佳:《从历史思辨、历史认识到历史再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向与趋向》,《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42.许殿才:《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3.张艳国:《植入与生长:在探索中前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

44.王学典:《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学术重塑》,《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

45.胡逢祥:《唯物史观与民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1期。

46.冯天瑜:《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遭遇》,《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l期。

47.陈锋:《唯物史观在近代中国的流变》,《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5期。

48.庞卓恒:《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历史研究》1985年第5期。

49.吴英、庞卓恒:《弘扬唯物史观的科学理性》,《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50.吴英:《唯物史观: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史学集刊》2017年第6期。

51.吴英:《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近三十年探讨的回顾和展望》,《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

52.张旭鹏:《全球史与民族叙事:中国特色的全球史何以可能》,《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

53.张旭鹏:《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史学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54.张旭鹏:《在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西方话语冲击下的中国史学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55.张旭鹏:《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特点与趋向》,《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

56.董欣洁:《论新时代中国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史学集刊》2020年第2期。

57.董欣洁:《中国全球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

58.杨艳秋:《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史学》,《史学集刊》2021年第4期。

59.左玉河:《求真与致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双重品格》,《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5期。

60.左玉河:《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河北学刊》2013年第3期。

书目:

1.蒋大椿:《唯物史观与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瞿林东等著:《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陈其泰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4.于沛主编:《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6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5.[德]罗梅君著:《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美]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8.张剑平:《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陈启能等:《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1.吴英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期大林论历史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12.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吴玉贵、杨艳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4.瞿林东主编:《中国古代历史理论》3册,安徽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5.李振宏、刘克辉:《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王也扬、赵庆云:《当代中国近代史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

17.梁启超著:《新史学》,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18.[法]朗格诺瓦、瑟诺博司著:《史学原论》,大象出版社2010年版。

19.[美]鲁滨孙著:《新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20.胡逢祥等著:《中国近现代思潮与流派》3卷本,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

21.章学诚:《文史通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2.李大钊:《史学要论》,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23.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三联书店2015年版。

24.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华书局2015年版。

26.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7.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8.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乔治忠:《中国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0.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发展史:以历史学为中心》,中西书局2014年版。

31.王先明:《走向社会的历史学:社会史理论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33.[美]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4.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5.陈其泰主编:《中国历史编纂学史》5卷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版。

36.瞿林东主编:《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学史》9卷本,湖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37.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

38.王学典主编:《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4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39.张广智主编:《近代以来中外史学交流史》3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40.周兵:《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转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1.[美]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42.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43.[美]布赖萨赫:《西方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44.邓京力:《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书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45.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王晴佳、张旭鹏:《当代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人物、派别、焦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47.[加]南希·帕特纳等编:《史学理论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48.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

49.姜芃主编:《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0.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57365线路检测中心官网☞首頁请进